·  “汉语桥”中文比赛

·  “汉语桥”中文比赛是国家汉办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项目,是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共分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三项比赛。每年一届,由汉语桥比赛组委会进行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  近年来,“汉语桥”中文比赛项目采取汉办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并结合电视呈现,取得较好效果。截至目前,大学生比赛已举办九届,来自世界60余个国家的812名大学生先后来华参加了复赛、决赛;中学生比赛已举办两届,20多个国家的近312名中学生受邀来到中国分享自己学习汉语的成果和快乐;在华留学生比赛由国家汉办与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三届,吸引了40多个国家的约300多名在华留学生同场竞技,争当“汉语高手”。参与三项比赛预赛的总人数已超过九万人。

·  “汉语桥”中文比赛旨在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目前,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正如第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思文所说的,“‘汉语桥’给我们带来了缘分,我要把这段缘分、这些朋友都放在心底;我们还会相聚,因为我们的未来,一定是和中国连在一起!”

·  ·  返回顶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项目

·  一、项目介绍

·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国际汉语赛事。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大学生先后应邀来华参加了比赛,各国参与海外预赛活动的大学生达30万余人。该项目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间架起了一座相互学习、传递友谊的桥梁。

·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参赛选手首先在各自国家参加预赛阶段的比赛,优胜者应邀来华参加复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优胜者还将获得相应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等奖励。

·  二、参赛程序

·  1.参赛对象

·  年龄18岁至30岁、具有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

·  2.参赛流程

·  (1)预赛

·  由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或孔子学院组织海外预赛,选拔并推荐选手来华参加复赛。各赛区还可推荐1名优秀选手来华观摩比赛。

·  (2)复赛、决赛阶段

·  每年7月份在中国举行。复赛阶段通过对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等方面的考核,选出进入决赛阶段的选手。

·  决赛阶段通过晋级赛的方式产生总冠军、洲冠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评选出单项奖。

·  请登录“汉语桥—中文比赛官方网站”(http://bridge.chinese.cn/)查看详情。

·  三、项目官员联系方式

·  重大项目与交流处 王宽(86-10-58595973)

·  Email:wangkuan@hanban.org

·  ·  返回顶部“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项目

·  一、项目介绍

·  为激发外国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2008年启动“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  自2008年以来,比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来自全世界近50多个国家900名外国中学生先后应邀来华参加了决赛,各国参与预赛活动的中学生达2万多人。

·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选手们首先在各自国家参加预赛阶段的比赛,优胜者应邀来华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优胜者还将获得相应的来华留学奖学金等奖励。

·  二、参赛程序

·  1.参赛对象

·  年龄15岁至20岁、具有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在校中学生。

·  2.参赛流程

·  (1)预赛

·  由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或孔子学院(课堂)组织海外预赛,选拔并推荐优胜选手来华参加决赛;推荐优秀选手来华观摩;同时推荐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带队。

·  (2)决赛阶段

·  每年10月在中国举行。决赛阶段通过对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个人才艺等方面的考核,产生团体综合一、二、三等奖,个人综合一、二、三等奖,以及单项奖。

·  请登录“汉语桥—中文比赛官方网站” (http://bridge.chinese.cn/)查看详情。

·  三、项目官员联系方式

·  重大项目与交流处 杜寒

·  Tel: 86-10-58595914

·  Email:duhan@hanban.org

·  ·  返回顶部“汉语桥”外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

·  一、项目介绍

·  “汉语桥——外国校长访华之旅” (含外国大、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官员访华团,本手册统称为校长团)是为已开设中文课或有意愿开设中文课的外国校长和地区教育官员设立的项目,旨在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推动大、中、小学校汉语课程的开展。“访华之旅”一般为期一周,代表将赴中国部分省市访问教育机构和学校,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并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深度交流,拓宽合作空间。

·  二、报名资格

·  1. 学区或州/郡一级教育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校长,其他教育机构的领导或学区领导,其他负责汉语项目的决策人;

·  2. 致力于在本校和本学区创立或开发新的中国语言文化项目,且以前没有参加过“汉语桥”访华之旅项目;

·  3. 所有代表须持有有效护照,有效期应距出发日6个月以上;

·  4. 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适宜长途旅行。

·  三、报名办法

·  美国:夏季校长团通过美国各孔子学院申请;冬季校长团通过大学理事会网站统一报名。

·  英国: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将定期进行项目发布并接受申请。

·  其他国家:通过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或孔子学院申请。

·  四、费用

·  国家汉办负担代表在华期间食宿、交通和集体活动费用。

·  五、孔子学院/课堂相关职责

·  1. 负责在当地进行项目推广;

·  2. 接收报名、将申请人信息整理成电子表格,对申请人资质进行初审后将合格人选名单报送国家汉办复审;

·  3. 协助国家汉办与代表进行行前沟通,通告在华期间大型活动安排,介绍接待省市概况及各地接待方案,了解代表需求及对项目的预期,对提出的问题与汉办协商解决;

·  4. 为代表团预订来华往返国际机票,协助办理来华旅游签证;

·  5. 按组织团员比例的1/20 派遣工作人员随团协调在华活动;

·  6. 活动结束后,负责收集代表反馈及活动在当地引起的反响,通过定期组织团员重聚等活动进行后续跟进,切实推动当地学校通过本项目开设并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项目。

·  六、交流处联系方式

·  美国: 刘 昀

·  电 话:86-10-58595972

·  E-mail:liuyun@hanban.org

·  英国、其他国家: 赵佳佳

·  电 话:86-10-58595964

·  E-mail:zhaojiajia@hanban.org

·  “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

·  “汉语桥”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

·  “汉语桥”欧盟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

 

 

http://www.hanban.org/chinesebridge/node_7489.htm